易经文化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古树,扎根于中华大地,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盎然。它所蕴含的智慧,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,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和发扬。在这条传承之路上,温州的胡家荣老师以其对易经文化的执着与严谨,为我们树立了榜样,也让我对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思路。
初识易经文化时,我常常被其中晦涩的言辞和复杂的卦象所困扰,甚至一度觉得它高深莫测、难以捉摸。而胡家荣老师常说,学习易经要 “剥去浮华,直抵本质”。这让我明白,易经的核心并非那些玄之又玄的解读,而是其中蕴含的朴素哲理和辩证思维。于是,我开始摒弃那些猎奇式的探究,转而沉下心来研读原文,结合基础的易学理论去理解每一个卦象背后的含义,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关于自然、社会和人生的规律。这种回归本质的学习方式,让我逐渐触摸到了易经文化的脉搏。
在传承易经文化的过程中,胡家荣老师强调 “客观为基,理性为尺”。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。当下,有些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,对易经文化进行过度解读和包装,将其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,这不仅扭曲了易经文化的本质,也让大众对其产生了误解。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易经文化,既不夸大它的作用,也不贬低它的价值。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,易经是古人认识世界、指导实践的一种工具,其中的智慧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运用,而不是将其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在传播过程中,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阐释,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易经文化,避免陷入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的极端。
从个人角度来看,弘扬易经文化不需要多么宏大的举措,而在于将其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。胡家荣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平凡的教学和交流中传播易经智慧,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。我想,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,不断深化对易经文化的学习和理解,将其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,比如以 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 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进取,以 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 的胸怀对待他人和世事。同时,当身边有人对易经文化感兴趣时,我们可以以真诚的态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其中的道理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易经文化的魅力。
易经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。以胡家荣老师为榜样,秉持客观、理性、务实的态度,从学习本质入手,在生活中践行,在交流中传播,我们才能为易经文化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让这棵古老的文化之树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。
上一篇:国学大家沈彦均老师讲解周易和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