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合作 核心优势 用户协议 免责声明
九热认知

助力您的百科在九运中热搜

被誉为 “中国航天之父”,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枚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科学家是谁?

九热百科


这位备受赞誉的科学家是钱学森。1911 年 12 月 11 日,钱学森在上海出生,他是家中独子 。钱学森的成长深受多位师长影响。早年,我国航空工程师王助教导他重视工程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;后来留学美国,师从冯・卡门教授,冯・卡门不仅传授从工程实践提取理论研究对象的方法,还教导他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,每周主持的研究讨论会和学术研讨会,极大锻炼了钱学森的创造性思维 。


钱学森在学术领域成就斐然,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课题研究,建立 “卡门 - 钱近似” 公式,28 岁便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;独立完成《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》,在航空技术工程理论界声誉颇高 。在美国工作期间,他还负责理论组,开展弹道分析、燃烧室热传导、燃烧理论等研究工作,同时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讲师与航空喷气公司技术顾问,期间学会从宏观视角规划科技发展 。


钱学森虽身处美国,却时刻心系祖国,密切留意国内局势。1948 年,眼见祖国解放事业胜利在望,他便着手准备归国;新中国成立后,归国之心更为急切 。经过艰难抗争,在多方努力下,1955 年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。回国后,1955 年 11 月他与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,并于 1956 年 1 月担任首任所长 。此外,他还推动成立中国应用与理论力学学会、中国力学学会,并担任相应职务 。1958 年,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,讲授星际航行概论和物理力学 。


在国防科技领域,钱学森贡献卓越。在哈尔滨,陈赓大将询问他 “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”,钱学森坚定回应 “外国人能干的,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”,就此开启投身火箭、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征程 。1956 年 2 月,他怀着对国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,向国务院提交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》,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。随后,他受命组建我国首个火箭、导弹研究院 ——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,并担任院长,主讲《导弹概论》,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火箭、导弹技术骨干 。在钱学森带领下,1960 年 2 月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;之后,他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 “两弹” 结合试验;1970 年 4 月,牵头实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“东方红一号” 发射任务,为我国航天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。因其杰出贡献,钱学森荣获 “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” 荣誉称号、一级英雄模范奖章、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 等诸多荣誉 。他的科研成果与爱国精神,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 。


推荐阅读
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