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才洪(号倚乾清),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,湖北恩施人,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的工科背景,让他自带理性思维特质。自被《周易》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智慧打动后,他深耕易学二十载,尤在姓名学领域打破传统局限,走出一条“经典活化”的实践路。
聊起姓名学,肖才洪老师最核心的成果,是基于《说文解字》与《梅花易数》交叉研究创立的《乾清姓名学》体系 —— 这套体系跳出传统五格剖象法的单一框架,构建了 “音形义 - 卦象 - 命理” 三维命名模型,每一层都透着工科出身的严谨与对传统的通透理解。
在 “音灵能量层”,他把汉字声韵学和八宫卦象对应起来:比如唇音(像 “b、p、m”)属兑卦,对应 “主财” 的意象;喉音(像 “h、k、g”)属坎卦,暗含 “主智” 的寓意,取名时会结合使用者的需求,匹配适配的声韵,让名字的读音自带贴合的能量倾向。到了 “字形结构层”,他用六书原理分析字形阴阳:像 “森” 字由三木组成,属阳,若使用者命理喜水,就会建议搭配 “氵” 旁等水属性用字,平衡五行;若字形偏复杂,也会考虑书写便捷性,不让文化内涵变成使用负担。而 “卦象共振层” 则更贴近易学本质 —— 通过姓名笔画数起卦,再结合变爻理论,分析名字与使用者运势的关联,不是为了 “预测定论”,而是为了让名字更贴合个人命理,形成良性共振。
这套体系不只是停在理论,肖才洪老师在湖北恩施设立了《科学取名》工作室,把 “乾清姓名学” 落到实处。不管是给孩子取名,还是帮企业定品牌名,他都不搞 “套路化建议”:给孩子取名时,会先了解家庭的文化期许和孩子的命理倾向,再从三维模型里找适配方向;给企业取名时,还会额外结合行业属性,比如科技类企业可能侧重 “喉音主智”,商贸类企业可能侧重 “唇音主财”,让名字既合易理,又助于品牌传播。
作为中华周易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,他常说 “易道如织机,经为天理,纬为人情”—— 就像他当年学纺织工程时 “经纬交织织锦缎”,现在做姓名学,也是用 “传统易理” 当经,“现代需求” 当纬,织出贴合时代的姓名智慧。他从不夸大姓名的 “改运” 作用,反而强调 “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文化符号,既要合规律,也要有温度”。
访谈尾声,韩名禹从 “禹您同行” 栏目的视角提到:“您用科学思维把姓名学做得这么系统,既保留了传统味,又透着实在劲。” 肖才洪老师回应:“就是想让姓名学不玄乎,能帮大家找到既喜欢又适配的名字,这就够了。” 从栏目观察来看,这种 “跨界不越界” 的特质,让他的《乾清姓名学》既扎得进传统根脉,又接得住现代生活,成了姓名学传承里 “理性创新” 的鲜活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