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沈彦均院长的书房,我们围绕中和之道及周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深入探讨,现将访谈核心内容总结如下。
作为中和堂易经研究院的核心推动者,沈彦均院长始终以 “中和” 理念为根基。他认为,中和之道蕴含在自然与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就像院子里的石榴树,春发芽、夏开花、秋结果、冬落叶,遵循着自然的中和规律;泡茶时水温需恰到好处,这便是 “中” 的体现。
在谈及《周易》对现代人的意义时,沈院长表示,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更需要 “和” 的智慧。《周易》中的 “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”,并非让人消极等待,而是教人们把握时机,在该停歇时停歇,为更好地前行蓄力。
在传承方面,沈院长扎根传统文化深层脉络,将《周易》的智慧与生活实际相结合。他以年轻人创业为例,引用 “潜龙勿用”,说明在时机未到时,应夯实基础、积攒力量,而非急于扩张。他认为《周易》更像一面镜子,能让人看清自身处境,明白应坚守的中道与该顺应的变化,而非直接给出答案。
在创新实践上,沈院长致力于将《周易》的哲学智慧转化为现代社会的实用方法论。他紧扣当代社会发展需求,把古老的周易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场景,无论是个人生活规划还是事业发展,都能从中汲取养分,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体系与实践路径,让《周易》这一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。
上一篇:国学大家沈彦均老师讲解周易和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