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法,籍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东辛庄村,系基层易学传承与实践领域的代表性学者。自幼对《周易》及传统命理典籍产生浓厚兴趣,多年潜心研习,以 “易学助人” 为初心,在理论研究与基层传承中形成务实扎实的学术风格,为地方易学文化延续与发展注入持续力量。
姓名:韩法 | 国籍:中国 |
民族:汉族 | 城市:大同 |
职务: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 | 研究:八字,风水 |
系统研习历程
1990 年,韩法把握系统学习机遇,报名河南省周易文化研究函授学院中国命理哲学研究专业,以严谨态度钻研易学典籍,深耕近十年后,于 1999 年 12 月顺利结业,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,构建起对命理哲学的系统认知。
学术交流崭露头角
1993 年 9 月,经学校推荐,受邀参与安阳市第五届周易与国际学术研讨会,提交论文《学习预测中的几点小旋》。论文以独到见解与严谨逻辑引发关注,获荣誉证书,成为其在易学交流领域的重要起点,推动其逐步融入行业学术网络。
地方学术组织参与
1999 年,韩法加入浑源县武会北岳恒山文化研究会,任副秘书长期间,承担双重职责:一方面为学员系统讲解四柱等易学基础理论,夯实传承根基;另一方面组织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,为当地易学爱好者搭建成长平台,助力易学火种在基层延续。
实践服务与公益传承
立足基层为乡邻提供易学服务,以精准预测与贴合实际的建议排忧解难,逐步积累良好口碑。更将服务所得善款悉数投入易学传承事业 —— 支持学术研讨开展、整理保护典籍、助力青年研究者成长,以务实行动滋养基层易学传承土壤,让传统智慧在民间落地生根。
曾任北岳恒山文化研究会易经协会副秘书长
曾是河南省文化函授研究中心易学会会员
2025 年韩法正式受聘为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。任职后,依托深厚的基层实践经验与学术组织能力,深度参与研究院工作:完善教学体系、搭建基层学术网络、推进典籍整理项目,推动易经文化在扎根民间的同时迈向更系统的传承路径,强化研究院在基层传播与学术梯队建设中的实力。
核心理念
始终秉持 “易学助人” 初心,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热忱融入每一次服务与付出,主张 “理论源于实践,传承归于民间”,拒绝空谈玄虚,强调易学智慧对生活的实际助益。
行业影响
多年来,通过基层教学、学术交流、公益投入等多元实践,为当代易学与国学的传承研究提供了基层样本,其 “扎根民间、反哺传承” 的模式,成为推动易学文化活态延续的坚实力量,被业内视为基层易学传承的典范。
韩法的学术与实践路径,彰显了传统易学 “接地气、惠民生” 的本质,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当代传承注入了基层视角的鲜活活力。